我不只喜歡他,還要放他的照片!(其實我覺得他長得很可愛耶XD)

  或許是因為最近《冰川三部曲》和《大快人心》進駐出租店新片區的關係,一些討論區都出現了相關討論,但……

  都是在抱怨片子難看!(還有人說浪費錢)囧

  或許是因為一般人平常接觸的都是好萊塢片,而冰川和大快人心的封底介紹又寫得很像恐怖驚悚片(這點我要說,他的文案真的寫得很糟,重點完全錯誤)…所以讓租回去的人感受到落差(而且是很大的落差XD),因而忿忿不平?

  不禁想起幾年前的韓國片《鬼魅》,也是評價兩極;喜歡的就很喜歡,不喜歡的罵得要命。(我當然是很喜歡啦!)

  所以,這到底是片商的問題(定位錯誤)?還是觀眾的問題(不做功課)?

  之前我推薦過的《惡童當街》,同事也去看了;她的感想是「不喜歡」,因為她「看不懂」。哪裡看不懂?因為裡面出現太多抽象的表現方式,她不能接受。(還有就是從原本的現實場景轉換到抽象場景會讓人一時不知該怎麼定位這部片。真實風?幻想風?對世界觀產生的疑問讓某些人產生排斥感)

  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人都習慣導演完整地將前因後果告訴觀眾,讓觀眾什麼都不用想。(所以該同事也不喜歡伊藤潤二,因為覺得他的故事太沒頭沒尾)

  但是在這裡我們要想一想,究竟看電影是否就只是看「故事」?或者也可以是看「感覺」?

  有時,某些朋友會對我說他看不懂某部片,我的回答一律是:「不必懂」。

  看電影嘛,能「懂」當然很好,但「看不懂」難道就可以是排斥一部片子的理由?再者,簡單一句「看不懂」其實包含了很多訊息,包括:不懂本片的目的(為什麼沒有解釋這個怪物是怎麼出來的?為什麼人都被牠殺光後片子就結束了?)、不接受抽象的表現方式(如《惡童當街》)、無法從極簡的對話或無對話的場景揣摩角色的心境(那個男的為什麼一直呆坐著盯著一個點看?他在幹嘛?)…等。但想想,以上這些東西,你真的是不懂,還是只是不願意去思考?不願意仔細思考每個角色的表情與場景的意境,也不願意發揮想像力,變得只能人家餵你什麼,你就照吞下去?

  你真的認為,「創作」這種東西,是創作者端出菜色給你,你就乖乖吃下去就好了?就像唐詩宋詞,每個人解釋都有不同的結果,沒有誰對誰錯,只有觀點不同;你不認為「創作」其實是創作者和觀眾共同完成的東西,創作者端出原料,但觀眾可以自己解讀,製造出不同的化學反應?(當然不是指「漠視」原料…還是得基於原有的素材,不能無中生有)

  「創作」是活的。即使是同一件作品,遇到不同的人,就會說出不同的故事。

  再說到「不必懂」這件事。比如「看畫」好了,欣賞一件畫作,難道一定得了解作者心路歷程和歷史背景才能欣賞?就不能只是單純「欣賞」?就不能只是喜歡它的顏色或構圖、甚或只是它帶給你的「感覺」?聽歌我們也都不一定懂歌詞啊,但大家還是能聽得很開心不是?

  即使你不能全懂這部電影,但只要裡面的感覺對你的胃口,任何一個橋段有撥弄到你的心弦,我覺得這就值得了。

  同樣花費兩小時、250元,你希望得到的是稍微多了一點經費的「電視劇」,還是一個能讓你一再回味的「感覺」與「體會」?

  多嘗試一點不同的東西,多運用一點想像力,你會發現你得到的不只250元,能回饋在你人生上的也不只那兩小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千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